梅县三年新增耕地逾3万亩 |
2013年3月12日 『99100IT园地』 浏览选项:
出处: |
|
|
|
|
| |
|
“以前一下暴雨,山上水土流失严重,我们这里就得‘漂洋过海’,山坡下的农田全部被淹没,农民苦不堪言啊!现在可好了,不仅水患消除了,还多出了这么多的耕地。”正在为新种果树除草浇肥的梅县南口镇太和村村民余焕清笑呵呵地对记者说道。在新增耕地上,记者看到,远处的果树是绿油油一片,树周围填埋了肥沃的塘泥,株株果树长势良好。
    据该村村支书巫坤灵介绍,这里曾是全国水土流失的重灾区之一。顺着他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不远处山体因长期被暴雨冲刷而露出条条沟壑。2009年,梅县根据省委省政府利用园地山坡地补充耕地的政策部署,将这片山坡地进行规划改造,投资300多万元进行了平整基地、设置道路、排灌引水等工程,开发后新增耕地350多亩。此举不仅治理了水土流失,消除了水患,又带动了周边群众种植果树,增收致富。近年来,梅县利用这种未利用地或园地山坡地开发整理的耕地达3万多亩。日前该县也因此成为我市唯一获国家 “建设节约集约用地试点示范省先进单位”的县(市、区)。
    注重宣传是梅县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工作的有效途径之一。该县按照省委省政府及国土资源部的有关要求,认真抓好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宣传,每年“6·25”土地日该县县政府主持召开社会各界代表参加的 “土地日”座谈会,派出宣传车到各镇巡回宣传,县政府分管领导进行电视宣传讲话,播放土地宣传专题片。还在主要道路设置大型宣传广告牌,印制基本农田保护卡、印制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宣传小册子等近10万份发放到农户手中,营造了依法用地、依法管地的良好氛围。此外,该县每年将耕地保护作为考核年度镇级重点工作绩效考核标准之一,出台了《土地管理共同责任制度》等一系列监管制度,构建国土资源共管机制,落实共管责任。每年该县县与镇、镇与村、村与村民小组层层签订了耕地保护责任书,并不断规范完善“五有”成果资料,抓好基本农田日常管护,至2012年,梅县耕地保有量面积33.24万亩,基本农田面积29.947万亩。
    该县还致力提高用地保障能力,近年来,共完成农用地转用及征收报批城镇29批次,面积约9000亩;抓好“三旧”改造项目,将华侨城一闲置多年的旧厂房改造为新型房地产,不仅盘活了闲置用地,还改善了周边的生活环境。至目前,该县共完成改造项目用地审批49宗,面积1365亩;正在改造项目28宗,面积1059亩,预计全面完成改造后可节约土地265亩,节约率约为25%;利用增减挂钩820多亩,同时利用低丘缓坡地政策,扩大用地规模近8000亩,有效提高了用地保障能力。
来源: http://mzrb.meizhou.cn/data/20130312/html/8/content_1.html (本文已被浏览 1579 次)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