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认识梅州(近代客家文化中心) 
[ 相关贴图 ]

     概况:梅州位于广东省东北部闽粤赣三省交界处,历史源远流长,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近代客家人集散中心,有“客都”之称。梅州是千年古城,历史悠久,南朝齐初置程乡县,先后称敬州、梅州、嘉应州和梅县,1988年由梅县地区改为梅州市。     梅州素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称誉。 梅州是全国重点侨乡之一,海外侨胞人数多、分布广、实力强,对故乡贡献极大。     梅州名人辈出,清乾嘉间的岭南才子宋湘;清末外交家、教育家黄遵宪;抗日志士、杰出诗人、教育家丘逢甲;著名的洋务运动家、军事家、全国四大藏书家之一的丁日昌;著名爱国侨领张弼士和现代亚洲球王李惠堂及叶剑英元帅都是梅州市人。      梅州名胜古迹很多,虽经历代沧桑湮没,今仍存或重新修复的有人境庐、千佛塔、灵光寺,这些古建筑融科学性、实用性、观赏性于一体,显示出客家先人的出色才华及高超技艺,1965年大文豪郭沫若视察梅州时,写下“文物由来第一流”的诗句。     梅州作为客家文化中心,以其富有特色的人文风情,饮誉海内外。保留着浓厚的中州单间音韵的客家方言,是汉语七大方言之一。这种方言以梅县为代表。    游在梅州
[ 相关贴图 ]

     人境庐取意于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暄”的名句,是我国著名爱国诗人、杰出的外交家黄遵宪的故居,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坐落在市区东山大桥下的小溪唇,于1884年由黄遵宪亲自设计建造,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座故居占地面积不大,但建筑精巧,布局合理,内有黄遵宪的各种著作和读过的书共八千多册。 
[ 相关贴图 ]
      阴那山麓有一座千年古刹灵光寺,是广东省五大名寺之一。创始人为唐高僧潘了拳,他于咸通二年(861年)圆寂后,始由村人建立寺院,初名"圣寿寺",至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历史。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粤东监察御史梅鼎捐钱扩建,更名灵光寺,现正门石匾上所刻"灵光寺"三字,就是梅鼎写的。
[ 相关贴图 ]
      叶剑英元帅故居及纪念馆位于距离梅州市区33公里处的梅县雁洋镇虎形村,这里依山傍水,林木葱笼,1897年4月28日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十大元帅之一的叶剑英元帅就出生在此,并度过了他的童年、少年时代。 
[ 相关贴图 ]
       千佛塔坐落于梅州市东郊大东岩山顶,由南汉王刘鋹始建于大宝八年(公元965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现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铁塔分为七层,身高4.2米,呈四方形,塔底边长1.6米,为生铁铸成,每面铸有大小佛像250个,四面合计为千佛,故名千佛塔。
[ 相关贴图 ]
      长潭旅游区,距蕉岭县城约5公里,面积20.5平方公里,是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这里一川绿水,碧波荡漾,两岸青山,有“形似巫峡,景似漓江”之称。六十年代初,长潭风光刊载在《人民画报》封面和《广东画报》上。从此,长潭风景名声远播,每年几十万海内外游客慕名而来,陶醉其间,流连忘返。     长潭有宽阔的水域,水库大坝把流水截成人工湖,容量达1.6亿立方米,湖水延伸到20公里外的平远普滩和福建省的下坝镇。湖面开展了多项水上娱乐项目,如:赛艇、游泳、钓鱼等,为游客增添了丰富的乐趣。
[ 相关贴图 ]
         五指石,省级风景名胜区---五指石位处闽、粤、赣三省相交处的平远县差干镇。“五指美景、人间仙境”,这是原国家文化部副部长吕志先畅游五指石后的美好赞叹。五指石因拔地而起、形同五指擎天的五座石峰而得名。景区方圆16.8平方公里,拥有“丹霞地貌、森林生态、人文古迹”三大景观,具雄、险、奇、秀、幽、古的特色。“五奇”(即奇石、奇藤、奇缝、奇洞、奇树)和“八景”(即剑门、石林寺、隆武殿、混元塔、聪明泉、一线天、青云路、仙人床)一直吸引着无数游人。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