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千米高峰阳天嶂 |
2014年2月4日 作者:梅州日报 『99100IT园地』 浏览选项:
本文已被浏览 2425 次 |
|
|
|
|
| |
|
[ 相关贴图 ]
                   阳天嶂   一个晴天,我和玩友四人,驱车罗浮镇,攀登阳天嶂,领略兴宁最高峰之风采,览尽两省三县之美景。
阳天嶂,位于兴宁市罗浮镇瑶兴村境内,离罗浮镇约15公里,海拔1018米,为兴宁市海拔最高之山峰,屹立于粤赣两省交界处,以防火带为边界,嶂北权属江西省寻乌县,嶂南权属广东兴宁市,峰顶能观粤赣两省三县(兴宁、平远、寻乌)。阳天嶂为广东省级自然风景保护区,植被茂盛,生态原始,地貌为浅土石山,怪石嶙峋,形态各异,主峰平坦,有风动石,素为人们登高览胜之地。
我们驱车至阳天嶂脚,先至阳天嶂山泉水厂休息。然后再上金华寺。金华寺为山中小寺,位于阳天嶂南麓,海拔约500米,主寺有上下两堂及数间禅房,原寺较为破旧,2005年由云南旅港贤士伍体安及当地信众等慷慨捐资,琉璃作瓦,修缮一新。寺门镶刻“金华寺”匾额,寺门联“金莲宝座慈云拥,华寺灵光护众生”,寺内上厅为观音厅,置案台,奉观音,供善信游人参拜。寺右侧有几棵枫树,大者需两人围抱,树龄约有四五百年,枝繁叶茂,独木成林。枫树下有数块顽石,其上置有石案,可坐可歇。寺左前建有一亭,名曰安思亭,五柱六角,琉璃作栋,修得颇为精致,亭周边有溪水环绕,铁栏围护,亭柱有联“浮云穿亭过,溪水绕石流”,亭中设有茶案,四墩围坐。我们坐于亭内,开炉煮茶,仰望阳天险峰,静听溪水欢歌,时闻寺中禅香,品尝杯中清茶,亦有十分景致。
金华寺亦是登山起点,寺左右均有登山小道,登山道路原为碎石土路,前几年由罗浮镇政府牵头筹资,阳天嶂山泉水厂出资100多万元将瑶兴村至阳天嶂顶道路铺筑为水泥石砌路。我们行走其间,虽要上下数公里,然不觉困乏,究其因,或因行走密林之间,氧气充足,满眼翠绿,身心愉悦之至。道路两旁,植被茂盛,林象保持完好,虽少参天大树,然灌木乔木并存,林分较好。林间处处间有油茶树,罗浮及邻近乡镇气候适宜,自古盛产高山茶油,现辟为油茶基地,阳天嶂此等高山,野生油茶树随处可见,亦是不足为奇。途中可见众多花岗石,形态各异,点缀沿途风景。行至半程处,举目远望嶂顶前大片石崖,高约百米,宽达数百米,四周植被包围,石崖凸显,光溜平滑,如石瀑景观,颇为壮观。
行约一小时,终至嶂顶。然并无险奇,较为平缓,丛生低矮灌木及草丛植物,处处凸现花岗石块,大者约有数十吨,奇形怪状,如猩猩、如馒头、如金龟,有呈几何形体。石中最是奇者,自东向西有四块巨石:一为风动石,重约十余吨,呈椭圆形,接地面小,数人合力齐推,石能晃动。二为切割石,整石约有数十吨,东侧被切下一大块,截面整整齐齐,切口如新,与原石表面颜色对比鲜明。三为嶂顶石,由两块独体石组成,各有数吨重,两石相依,直立于山体岩石之上,石高仅有米余,然是阳天嶂峰顶标志,上刻“阳天嶂”三个漆红大字及标高 “海拔1018米”等。四是斜方石,位于西南侧,呈45度角斜立于路旁,摇摇欲坠状。我们游走于嶂顶各处,爬上嶂顶石,振臂欢呼,享受登山之快。伫立山巅,环顾四周,但见山峦叠嶂,可北望寻乌黄茅嶂及双乳峰,东北向平远项山甑亦是依稀可望,南可鸟瞰罗浮镇。此时正是傍晚时分,落日西挂,斜阳普照,映照得嶂顶一片火红,颇有氛围。我们围坐于嶂顶案桌,架炉煮茶,享受那份斜阳雅致,茶醉方归。
择西路下山。水泥石阶,林间迂回,只是路急阶陡,行走其间,分外小心。耗时半小时,复至金华寺。天黑时分,回到阳天嶂山泉水厂。读原市政协主席何万真先生诗“齐昌高峰数阳天,万般美景望无边,静观苍翠云缥缈,欢饮甘泉沁心间”,同行唐梦诗兴顿起,赋诗曰:“阳光璀璨耀罗浮,天下风烟竞入秋。山岳雄奇云里险,泉声曼妙眼中幽。华姿鹤立齐昌邑,威望早传嘉应州。珍重一生长积善,品行大德世间留!”
参考路线:
兴宁市罗浮镇沿S225省道北行约5公里,至岩前村,见“往阳天嶂”路牌右转,沿瑶兴村道续行约10公里,经阳天嶂山泉水厂,再上行200米可至阳天嶂脚停车场。
来源:梅州日报 2014.1.28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