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叶帅三次公开回乡 |
2014年6月22日 作者:梅州网 『99100IT园地』 浏览选项:
本文已被浏览 1973 次 |
|
|
|
|
| |
|
据党史资料记载,新中国成立之后,叶剑英曾于1953年、1971年、1980年三次公开回乡。
1953年 那年春天,叶帅(时任中共华南分局书记兼广东省主席,1955年授予元帅军衔,这里统称叶帅)回乡在梅县停留了一天半。是年叶帅回乡,是自带被盖、行军床、粮食、炊具,曾在松口横山西码头停船、做饭、歇夜。他不但听取梅县、丙村区的工作情况汇报,还摸黑走访群众,亲自到松口圩镇走访布店、国营粮店、油盐京什店等,主要是了解各地对粮、油、布实行统购统销的准备工作和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1971年 当年1月,叶帅出差从福建到广州顺道回乡,坐飞机到兴宁机场,坐车于次日下午抵达梅县后,只停留了25 个小时。当年叶帅回乡,马不停蹄地视察了兴宁合水水库、龙北钢铁厂、四望嶂煤矿、梅西水库、东山中学、雁洋公社雁上大队等,其中1月7日天刚蒙蒙亮,他就独自去梅城东门塘菜市,仔细询问肉菜价格和粮价。因当时还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他为家乡半个世纪来没有什么发展变化的状况甚感忧虑。
1980年 是年 5月13日-17日,83岁的叶帅携叶选平、叶选宁、叶选廉等十来位家人专程回乡。叶帅见家乡生产进步了、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感到很高兴,就如何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作出了指示。其中在5月17日上午,叶帅在时任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和地委、行署领导的陪同下,亲切接见了地委和专署直属机关和军分区科以上干部、梅县和梅州市(即现在的梅江区)局以上干部,并在肯定干部群众工作成绩的同时,主要作了两点指示:一是梅县地区是山区,发展经济要向山进军,还要搞好交通建设;二是外来干部和本地干部各有特点,要互相学习,互相尊重,搞好团结。叶帅的讲话让地专领导和机关干部深受鼓舞,此后全地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叶帅重要指示精神,掀起团结一致、加快山区发展的热潮。
[ 相关贴图 ]

▲1971年1月,叶帅回乡时视察梅县梅西上官塘水库。
[ 相关贴图 ]
 ▲1963年,叶帅为雁洋水电站题名。1980年5月回乡时,他在习仲勋(前排左二)陪同下,亲往水电站视察后合影留念。
来源:梅州日报 2014.06.21 第8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