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免费注册
 用户登陆
 帮助中心
园地首页 互动课堂 学生中心 网络考场 常用网站 资源下载 手机课堂 特色栏目 友情链接 课堂留言 软件下载
今天是:2025-04-30 星期三   您现在位于: 首页 →  特色栏目 → 在线时事文摘(人文风土)
诗人辈出 薪火相传
2015年7月7日  作者:  『99100IT园地』  浏览选项:    本文已被浏览 2692 次
诗人辈出 薪火相传 
——“广东中华诗词之乡”兴宁诗歌创作拾零

[ 相关贴图 ]

罗香林依宋明以来兴宁先贤诗集,编成《兴宁二十五家诗选》


说起兴宁诗歌的发展,可谓源远流长,宋朝罗孟郊开诗歌之风的先声,著有《罗学士诗集》;明朝有张天赋的《叶冈诗集》、何南凤的《讱堂诗稿》等;清朝吴熙乾的《战马诗》、胡曦的《湛此心斋诗集》等;民国何天炯的《无赫斋诗草》等。可见兴宁诗人辈出,代代相传。
2015年2月,兴宁市获评“广东中华诗词之乡”这一荣誉称号,实至名归。客家学大师、著名历史学家罗香林依宋明以来兴宁先贤诗集,撷其精英,编成《兴宁二十五家诗选》(以诗人有集者为限)。兴宁诗人辈出,代代相传。
宋代:罗孟郊开读诗之风
罗孟郊(1092—1153),字耕甫,号休休,兴宁城南罗岭人。其父罗居敬,官居福建汀州知府。罗孟郊因早年丧父,后随母返兴宁,年十五居乡校(中秀才),至二十岁结庐罗岭,读书、讲学,开兴宁读诗书之风。宣和五年癸卯领乡荐,翌年(1124),成进士(第三名及第),历官太学博士、翰林学士。他力主抗金,不畏权奸,敢于直言,后追封为礼部尚书。
孟郊桑梓情浓,在京中供职时曾作《京中怀归》诗:
一自题名后,思归何日归?
虽然著宫锦,不及舞斑衣。
故里桑榆晚,他乡雨雪霏。
庭前停玉轸,目送雁南飞。
此诗语言质朴,直抒胸臆,中间两联用对比手法,显得形象生动,思家乡之情,念慈母之意,溢于言表,感人至深。
明代:祝允明诗教化民
至明朝,随着闽赣客家人不断迁入兴宁,促进了兴宁生产、经济、文化的发展。特别是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江苏长洲(今苏州)人,明正德十年——十五年(1515—1520)任兴宁县令,政绩斐然,在六年任期内,减免赋税,兴修水利,力捕盗匪,主持编写《正德兴宁县志》——客地区现存最早的县志。这位“著有诗文集六十卷,杂著百余卷,字画无数”的县令,善用诗、书、帖开启民智,引导民风,将一个民风刁蛮的穷僻小城,改造成“岭之南,彬彬向风矣”的文化之乡。
1517年,邑侯祝允明曾与荣归故里的兴宁人、时任浙江都御史的王天与及诸士大夫同游和山岩,诗意盎然,写下《游和山麻石岩诗》:
山和人亦和,乘暇集鸣珂。
陟岭美未得,到岩奇转多。
……
物穰用亦俭,地危心不颇。
民风都似此,吾为你陈歌。
邑诗人张天赋则有《游和山岩次枝山祝公韵》:
逐时维清和,追踪柴玉珂。
去路何辞远,抚景偏喜多。
……
宝鼎固莫动,王道平不颇,
我歌安止此,将为太平歌。
自祝允明任兴宁县令后,兴宁诗风丕振,在明朝出现了不少名诗人。传世的诗集有:《王员外诗集》(王琏)、《叶冈诗集》(张天赋)、《问字草堂诗》(胡霙)、《讱堂诗稿》(何南凤)等。
清代:胡曦开新诗先河
客家人素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清代在兴宁县,除官立学校外,私设的书馆遍布城乡各地,所谓户弦诵读,重视诗教。且成名后的诗人还设馆授徒,如,陈炳章曾授胡曦,张花谷则是胡曦的门生,正所谓代代相传。清朝是兴宁诗歌创作的鼎盛时期,出现了一大批诗人,刊印的诗集有:《玉峰诗抄》(曾荣科)、《小匡庐诗抄》(石娥啸)、《鲁亭诗集》(罗学旦)、《修园诗集》(罗之濯)、《松亭诗集》(罗清英)、《自怡诗》(陈有懿)、《战马诗》(吴熙乾)、《阆苑诗》(陈一峰)、《若穑有秋堂诗》(陈文勋)、《秋梦诗集》(曾士梅)、《毋自欺斋诗集》(陈其藻)、《启蛰斋诗选》(陈崟)、《湛此心斋诗集》(胡曦)、《长铗归来诗选》(傅兆麟)、《弓园诗集》(胡锡候)等。
在清代诗人中,胡曦可谓其中的杰出代表。胡曦(1844—1907),字晓岑,号壶园,兴宁兴城镇大巷里人。张伯涛先生在1963年,将其收藏的胡曦的《湛此心斋诗集》手稿寄给苏州大学的钱仲联教授,并要求其作跋。古典文学研究家钱仲联撰文《岭南新派诗人胡曦》,并于1966年4月3日在香港《大公报》发表。他在文中说:“晓岑于同治十三年作的《火轮船歌》,写当时的新东西,融合时事,笔力奇伟恣肆;比遵宪,于光绪十六年作的《今离别》要早十六个年头。晓岑可算是遵宪早年作新派诗的同路人,而且是先行者。”他还录晓岑的《感事寄怀黄子公度尚羁日本差次》诗八首,并说:“有推倒一时豪杰之概,新名词驱于笔端,这种淋漓大笔,颇近丘逢甲的《岭云海日楼诗》。”黄遵宪、丘逢甲和胡曦被誉为晚清嘉应三大诗人。
兴宁是山歌之乡,写竹枝词之风在当地颇为盛行,而鼎盛时期则在清中后期至民初,诗人胡曦乃此中好手,著有《竹枝杂咏一百首》,现录二首以赏:
其一
采茶三月阿侬忙,鹿子山前路许长。
归晚好风吹不断,歌声一片水萝塘。
其二
一程来往百花洲,柳月屏风画舫游。
蝴蝶推蓬蝴蝶会,箫声吹落倚云楼。
民国:花谷杂诗誉诗坛
进入民国,废除科举,提倡西学,实行新学制。新文化运动后,提倡白话文,写白话诗,格律诗受到冲击。这段时期刊印的诗集有:《山庐诗集》(罗师杨)、《无尽庐诗集》(肖整文)、《无赫斋诗草》(何天炯)、《宁水杂诗百首》(张花谷)等。
张花谷(1878—1966),名毅公,别字警镛,又号南邨,兴宁坜陂三渡桥人。他是胡晓岑先生的高足,1898年考取秀才。他的诗学有宗承,初宗杜甫、李牧,晚年喜爱陆放翁和元遗山的诗,经名师指点,深得诗教之妙。现录民国37年(1948年)刊行的《宁水杂诗百首》中的二首以赏:
十样银罗百步香,夜深谁惜露沾裳?
归来阿母床头坐,泪洒灯前说故乡!
这首诗说的是抗战后期,各沦陷区的女子流落我邑,迫于生计当女招待者不乏其人。这些人承欢卖俏,为人不齿,然而在诗人眼中,却另有看法,寄以深切的同情。
名山素与名贤重,争取千秋不等闲。
惆怅霍山留不住,相思空有白云还。
这是一首他遥望霍山(兴宁、龙川交界的名山,两县争执所属,卒归龙川),即景生情的怀古诗。
建国后至“文革”结束:
诗坛寂寞唱山歌
这段时期,文人不敢搦管写诗,生怕扣帽子,诗坛寂寞,山歌倒成了这个时代的主旋律。1951年华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农民诗人巫敬谦山歌集》。巫敬谦系兴宁罗浮人,他写了一首流传很广的山歌:
想起当日耕田侪,黄连树上挂苦瓜;
黄连树下埋*胆,从头苦到脚底下。
1980年兴宁县文化馆收集、整理、出版了一本兴宁民歌集《宁水风光》,收入新老山歌、歌谣共600多首,深受群众欢迎。
改革开放后:诗坛重回百花春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兴宁诗坛迎来了百花齐放的春天,有宁江诗社编辑出版的《宁江诗词》、罗浮镇阳天诗社编辑出版的《阳天诗刊》、黄槐镇黄槐诗社编辑出版的《康乐诗情》等。这些刊物发行至海内外,得到诗人、词家、读者的好评。
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为继承和发扬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打造中华诗词之乡,兴宁市文联和教育局联合发出关于开展诗教活动的文件。上级领导重视,老师进行指导,学生积极参与,诗教活动蔚然成风。如,兴宁田家炳中学出版了诗教教材《客家诗词读本》和诗刊《兴宁田家炳中学师生诗词作品选集》。在校园,出现了“雏凤清于老凤声”的新气象,让诗词写作在年轻的一代中得以传承。
 发布人:-----
 [ → 我要发表文章 ]
上篇文章:兴宁创新提质促教育均衡发展
下篇文章:没有找到相关文章
→ 主题所属分类:  在线时事文摘 → 人文风土 → 『关闭窗口』
 热门文章
 广东省高中综合评价平台登录和设置流程图示 (30348)
 温岭幼师虐童事件引发的深度思考 (4287)
 校徽设计范例(2) (4162)
 济平中学简史 (3694)
 高一(2)学生作品:《享受音乐的美》等 (3400)
 怎样设置IE 浏览器的安全等级为低? (3330)
 寻踪问根-客家情 (3265)
 高一(8)班作品展示:明星 (3159)
 神奇迷幻 (3099)
 主题规划样卡、资料搜集情况汇总样表及评价表 (3083)
 最近更新
 广东省高中综合评价平台登录和设置流程图示 (12月16日)
 明星 (3月11日)
 自我介绍 (1月8日)
 自我介绍 (12月21日)
 优秀的明星 (12月12日)
 青春🔅🌱 (12月11日)
 自我介绍 (12月11日)
 充满理想和信念的我 (12月10日)
 绚丽多彩的我 (12月4日)
 青春的我 (12月4日)
 文章搜索
搜索选项:            
  → 评论内容 (点击查看)
(没有相关评论)
  → 发表我的评论
您的姓名:  您的E-mail: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与我在线 ┋ 版本:ShopSha V XP Free ┋ 管理 ┋ TOP ┋
本站总访问量: 11980049 人次 ┋ 最高峰 73 人在线 ┋ 当前有 1 人在线
『99100IT园地』 [功能型] ┋页面执行时间:546.875 毫秒
Copyright 2004-2024 ShopSha-WorkShop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4058107号-2